top of page
要惡不惡

​要惡不惡

一、引言

作為2019年的年度爆款神劇,以及該年電視金鐘獎的頭號贏家,《我們與惡的距離》無疑是一部討論度極高且十分發人深省的電視節目。以「到底什麼是好人, 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這個在社會上至今仍舊沒有定論的哉問為其核心概念,本劇十分成功的影響了螢幕前的觀眾們,並且使得觀眾們能夠去思考就近善惡是否真的有其標準答案?

 

而令我十分好奇的部分是這齣劇對觀眾點的影響觀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的,而我最後也得出了令我相當滿意的答案。

二、動機&標題由來

「要惡不惡」是以我個人在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劇過後對於它所探討的議題觀點有所改變為出發點,想知道其他除了我之外曾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人是否跟我一樣觀點都有所改變,以及是正面的亦或是負面的改變。

至於「要惡不惡」這個標題的由來,則是切合《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齣戲劇之中的核心思想——沒有絕對的善或惡。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中的一句台詞:「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每個我們所謂的惡,背後總有一段不為人知(有時甚至令人十分悲痛)的故事。我們應該去理解並且包容這些惡,而非盲目的「打擊罪惡」。

三、《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情概要

這齣劇是以2014年的「鄭捷捷運殺人案」為藍本,虛構出了一段寫實而又複雜的故事。本劇講述的是一起令社會譁然的無差別殺人事件「李曉明事件」發生過後,為李曉明這類具有精神異常症狀的犯人辯護的律師王赦(吳慷仁 飾)試圖透過當原告律師來挖掘這些犯人受到什麼影響導致其成為殺人犯,不過卻受到社會輿論以及媒體的抨擊,責難他為了以確定犯罪的人辯護。另一方面,該事件受害人之父母劉昭國(溫昇豪 飾)以及宋喬安(賈靜雯 飾)分別在報社以及新聞台中身居要職,在李曉明事件中痛失愛子的兩人無論是在個人價值觀抑或是對於媒體責任方面的看法都不盡相同,因而時常產生摩擦以及爭吵。而在李曉明事件過後,他的妹妹李曉雯(陳妤 飾)改名李大芝並搬到都市生活,試圖徹底與過去斷開連結,成為一個新的人。而作為李大芝新家的房東的應思悅(安心亞 飾)在關照新房客的同時還必須照顧她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弟弟應思聰(林哲熹 飾),被視為犯罪的潛在因子的他必須要透過適當的治療以及友善的對待,才能夠避免下一個「李曉明」的出現。

本劇雖然題材較為嚴肅且分為較悲傷壓抑,但其主要想要表達的並不只是有關精神狀態異常者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劇中的角色是如何走出悲傷,並且往人生下一個篇章邁進。

劇照(2).jpeg
劇照(1).jpeg

圖片使用自《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

四、海報及問卷調查

1.png
2.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