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動畫,在畫面、劇本與配樂的交互作用後,才能成就一代經典。出於對動畫與音樂的喜愛,我們簡單的研究了日本動畫配樂,並以我們小論文的主題,《新世紀福音戰士》作為主題製作網頁與海報。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日本動畫配樂在不同年代下的主流風格的變化吧!
1970年代,在此之前的動畫作品大多受限於產業規模與題材,直到這段時間開始正式脫離西方潮流,走出自己的風格。
1980年代大量作品橫空出世,種類增加,作畫也更細緻,可謂是日本動畫的黃金年代。
近代,世界因科技進步而迅速運轉,也因此資訊流通快速,多元文化融合,而動畫配樂也出現嶄新的面貌。

加入當代流行樂包含搖滾
電子合成音樂也因廉價而興起

以古典樂為主融合古今內外

古典樂為主
部分融合爵士

在了解了配樂風格的演進後,我們便要來探討配樂在一部動畫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以及配樂是用了哪些手法,來影響觀眾的情緒與襯托畫面的張力。
Read More >
轉場效果
意指在畫面出現
場景 時間 氣氛的轉折
改變配樂調性
配合畫面的呈現
以此凸顯畫面的張力
知名動畫電影《馴龍高手》在主角小噶噶帶領翅膀受傷的沒牙第一次試飛時,使用了配樂〈test drive〉來轉場,一開始順利升空,在廣闊的天空飛翔時,用磅礡的交響樂來表達主角內心的雀躍,而在後來發生意外,一人一龍雙雙下墜時,配樂變得尖銳而急促以表達主角緊張的心情,隨後配樂漸強,在兩人平安的回到空中時,又變回了比原來更為磅礡高昂的交響樂,以此手法來配合畫面情境的轉變。

Read More >
提示地點
意指畫面進入場景時以與其氣氛、特徵
符合配樂進行配合
引導觀眾帶入情境
動畫電影《馴龍高手3》,主角一行人來到龍之國時,配樂使用輕快、夢幻的笛聲來凸顯龍之國的優美與奇幻感,而來到萬龍飛舞、臣服、嚎叫,廣闊的國度中央時,背景又化為磅礡而悠揚的交響樂。

Read More >
強化情緒
意指配樂藉由其調性配合畫面當下的情境
強化觀眾的情緒
《馴龍高手3》的結尾處,主角們與陪伴自己多年的飛龍們訣別,在他們互道 再見時,配樂是緩慢且哀傷,在說傾訴完自己的心意後,沒牙發出一聲充滿魄力的龍吼,音量開始增強、加速,且在飛龍們振翅離去時變的澎湃壯闊,將觀眾感動的情緒推至最高點。


在最後,讓我們來完個小遊戲,來加深對主題的認識吧!
請聆聽以下的範例,並且依照你心目中可能出現的年代選擇,適格者們將依照答對題數,增加與主題的同步率,最後駕駛EVA迎擊使徒,逃離地下基地。




在看範例片段時,也許你會發現某些範例除了我們想要解釋的手法與作用本身外,還能發現這些片段似乎也符合本文中其他手法與作用的描述,事實上,這些片段可能運用到不同的手法,創作者常常結合這些手法,以強化效果或造成不同的作用。例如轉場效果條目中的〈test drive〉,同時也使用了正向進行的手法,或是在提示地點條目中的場景配樂,同時運用了轉場效果來表達主角們從剛進入龍之國窄小的入口,最後到達廣闊的內部的景象。
而在撰寫的過程中,我們剔除掉了某些範例,雖然有達到以上的手法或作用,卻因為含有人聲或歌詞而被我歸類在插曲,但其達成的效果仍是非常出色,也在這邊舉例,如運用到反向進行手法的〈Komm, Süsser Tod(來吧,甜美的死亡)〉。在《新世紀福音戰士》結尾時,主角碇真嗣情緒崩潰,導致了第三次衝擊的到來,使徒莉莉絲覺醒,所有人類的心之壁瓦解,化為LCL液體。在這樣世界末日的恐怖景象中,卻使用了輕快的〈Komm, Süsser Tod〉一配樂來襯托畫面的絕望與悲哀,並在尖叫聲與配樂的鼓掌聲(5:00處)中彼此映襯,用特別的手法來彰顯畫面的張力。
